设为首页     网站地图     收藏本站

(免长途费)客服热线: 400 699 1286


平锻机上模锻件怎样分类,锻件图设计有何注意事项?

1.模锻件分类

根据模锻件形状和成形特点,平锻机上模锻件可以分为三类.

第工类  带头部的无孔(或不通孔)杆类。一般按锻件杆部选用原材料直径;多为单件模锻,后定料方式,工步常为聚集、预成形和终锻;采用开式模锻时需要有切边工步。

第Ⅱ类  无杆部锻件。多为长棒料连续模锻,前定料方式。工步一般为聚集、冲孔、预成形、终锻。

①第一组有通孔。尽量按孔径选用原材料直径;终锻后由穿孔工步分离。

②第二组  无孔或有不通孔。由工艺需要选用原材料直径;终锻后由切断工步分离。

第Ⅲ类  管材镦粗。按锻件杆部的管子规格选用原材料直径;多为单件模锻,后定料方式;工步常为聚集、预成形及终锻。

有些形状更复杂的锻件,需要平锻机与其它设备联合模锻。例如平锻制坯—锤锻成形;平锻制坯-扩孔机成形等。

2.锻件图特点

(1)分模面选择  分模面位置一般应选择在锻件最大轮廓处。Ⅱ、Ⅲ分别为分模面在锻件最大轮廓的前端面、中间和后端面的三种型式。型式的优点是凸模结构简单,能够保证头部和杆部的同心度,缺点是切边时容易产生纵向毛刺;型式Ⅱ的锻件切边质量好,但当凸凹模调整不好时,容易产生错移;型式Ⅲ的锻件全部在凸模内成形,能获得内外径和前后台阶(若锻件形状要求)同心度好的锻件,但锻件在切边模膛内不容易定位,并且锻件和杆部毛坯之间容易产生错移。

(2)模锻斜度  平锻件具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分模面,所以仅需要在一部分部位带有模锻斜度。为保证凸模回程时,锻件内孔不被凸模“拉毛”,内孔应有模锻斜度α;  锻件在凸模内成形的部分,应有模锻斜度β;带双凸缘的锻件,在内侧壁上,应有模锻斜度r。按表5-11确定。

5-11  平锻件的模锻斜度

H/d

<1

1~5

>5

α/β

(15'~30')/15'

(30'~1°)/30'

1°30'/1°

/mm

<10

10~20

20~30

r

5°~7°

7°~10°

10°~12°



更多的信息,请直接联系无锡瀚超在线客服人员,还有致力于热挤压模具钢失效研究,专业销售应用于热挤压模具钢的高性价比热挤压模具钢【如:HM3(3Cr3Mo3VNb)、RM2(5Cr4W5Mo2V)、HD(4Cr3Mo2NiVNb)、3Cr2W8V(T20280)】等提供热挤压模具钢失效分析和选材咨询以及其他模具钢(无磁模具钢、冷作模具钢、热作模具钢、塑料模具钢等)的应用推荐。
资料来源:无锡市瀚超合金模具钢有限公司
『版权所有,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链接和出处』
【 浏览次数: 】 【 加入时间:2013-09-11 10:00:46 】 【 关闭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