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模锻件形状和成形特点,平锻机上模锻件可以分为三类.
第工类 带头部的无孔(或不通孔)杆类。一般按锻件杆部选用原材料直径;多为单件模锻,后定料方式,工步常为聚集、预成形和终锻;采用开式模锻时需要有切边工步。
第Ⅱ类 无杆部锻件。多为长棒料连续模锻,前定料方式。工步一般为聚集、冲孔、预成形、终锻。
①第一组有通孔。尽量按孔径选用原材料直径;终锻后由穿孔工步分离。
②第二组 无孔或有不通孔。由工艺需要选用原材料直径;终锻后由切断工步分离。
第Ⅲ类 管材镦粗。按锻件杆部的管子规格选用原材料直径;多为单件模锻,后定料方式;工步常为聚集、预成形及终锻。
有些形状更复杂的锻件,需要平锻机与其它设备联合模锻。例如平锻制坯—锤锻成形;平锻制坯-扩孔机成形等。
2.锻件图特点
(1)分模面选择 分模面位置一般应选择在锻件最大轮廓处。Ⅱ、Ⅲ分别为分模面在锻件最大轮廓的前端面、中间和后端面的三种型式。型式Ⅰ的优点是凸模结构简单,能够保证头部和杆部的同心度,缺点是切边时容易产生纵向毛刺;型式Ⅱ的锻件切边质量好,但当凸凹模调整不好时,容易产生错移;型式Ⅲ的锻件全部在凸模内成形,能获得内外径和前后台阶(若锻件形状要求)同心度好的锻件,但锻件在切边模膛内不容易定位,并且锻件和杆部毛坯之间容易产生错移。
(2)模锻斜度 平锻件具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分模面,所以仅需要在一部分部位带有模锻斜度。为保证凸模回程时,锻件内孔不被凸模“拉毛”,内孔应有模锻斜度α; 锻件在凸模内成形的部分,应有模锻斜度β;带双凸缘的锻件,在内侧壁上,应有模锻斜度r。按表5-11确定。
表5-11 平锻件的模锻斜度
H/d |
<1 |
1~5 |
>5 |
α/β |
(15'~30')/15' |
(30'~1°)/30' |
1°30'/1° |
△/mm |
<10 |
10~20 |
20~30 |
r |
5°~7° |
7°~10° |
10°~12°
|
弘超国际无锡办事处
无锡市瀚超特殊钢有限公司合金模具钢营业部
联系人:康先生 18925597988
电话:86 0769-82621055
传真:86 0769-87728886
邮箱:sales@alloy-mould-steel.com
网址:www.alloy-mould-steel.com
QQ:
地址:中国江苏省无锡市中元路汇坚国际五金机电城4-401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