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    网站地图     收藏本站

(免长途费)客服热线: 400 699 1286


什么是模块高度和锻模高度,如何设计?

模块高度H是模块从分模面到燕尾平面之间的距离,相对于一定的模膛深度,当模块高度较小时,模膛底部厚度过薄,容易在打击下所裂。允许的最小模块高度H根据终锻模膛最大深度确定,见表4-17

4-17  最小模块高度

终锻模膛最大深度h/mm

<32

32~40

40~50

50~60

60~80

80~100

最小模块高度H/mm

170

190

210

230

260

290

上下模块合模后,上下燕尾平面之间的距离(即上下模块高度之和)称为锻模高度Hmo。锻模高度Hmo应该不小于锻锤允许的最小闭合高度Hmin(见下图),否则打击时使会使锻锤的活塞撞击汽缸下盖。考虑到锻模翻修的需要,通常取:

模块高度和锻模高度图

Hmo = (1. 35~1. 45) H min

锻模宽度过大,可能会使锻模与锻锤导轨相碰,因此鍛模最大宽度,必须保证锻模与锻锤导轨之间的间隙大于20mm;但是锻模的最小宽度也有要求,至少超出燕尾10mrn,或者燕尾中心线到锻模边缘的最小尺寸为B1B/2+10mm

较长的锻件有可能使锻模超长,伸到模座和锤头之外,两端呈悬空状态这种状况对锻模受力条件是不利的,所以对伸出长度f应当有所限制,一般规定f<H/3H是模块高度。

为了保证锤头的运动性能,上模块重量应有所限制,最大重量不应超过锤吨位的35%

 

更多的信息,请直接联系无锡瀚超在线客服人员,还有致力于热挤压模具钢失效研究,专业销售应用于热挤压模具钢的高性价比热挤压模具钢【如:HM3(3Cr3Mo3VNb)、RM2(5Cr4W5Mo2V)、HD(4Cr3Mo2NiVNb)、3Cr2W8V(T20280)】等提供热挤压模具钢失效分析和选材咨询以及其他模具钢(无磁模具钢、冷作模具钢、热作模具钢、塑料模具钢等)的应用推荐。

资料来源:无锡市瀚超合金模具钢有限公司

『版权所有,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链接和出处』

【 浏览次数: 】 【 加入时间:2013-09-09 09:40:17 】 【 关闭本页